江淮分水岭区域简介 |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2-09-25 浏览次数: 410 |
区域简介 江淮分水岭,又称江淮丘陵,为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部分,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地处安徽省中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 自然资源 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年均降水量900~1000mm,雨量相对充沛;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与年际变化很大;地下水埋藏深,储量少,仅在部分地区作为人畜饮水之源。区内地形顺大别山东麓延伸,西高东低,丘陵起伏,岗冲交错,地形破碎,沿分水岭岭脊一线及两侧,尽管降水总量偏丰,却难以大量蓄用,停滞难,流失多。土壤以水稻土、黄褐土、黄棕壤土为主,通气、透气性差,下渗难,易龟裂。特殊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造成该区农作物易旱易渍,旱灾影响尤为突出。 气候概况 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北亚热带气候区向南暖温带气候区的过渡区,东部是该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中、西部是在该基本气候类型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局地气候,中部气候是干燥型稳定,西部是湿润型稳定。该地区农业气候基本特点是温光适宜、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 水分特点 总体上,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缺乏,其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区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850~l
责任编辑: 董家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