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审核评估】地信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4-24   浏览次数: 44

编者按:为高质量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充分展现各学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师生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从今天起,校园网“聚焦审核评估”专栏中将陆续推出各学院改革发展的系列报道,回顾学校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来的改革发展成果和经验,今天推出第一篇——《地信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


地信学院坚持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一流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导,坚持把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应用型专业群,接续开展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等系列工作,初步构筑了高水平、应用型的人才培养高地。

高峰学科支撑,打造一流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群

学院秉持“专业转型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开放性、信息化、应用型”发展路线,层序推进高峰学科建设工作,切实打造一流应用型专业群。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安徽省高峰学科(Ⅲ类),率先设立地理学综合改革实验区。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一批省内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探索,入选学校首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点(资源与环境专业),且申报条件全面达标。2022年,开始以指标单列形式招收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联合培养硕士,已累计招生50人。学科内涵建设逐步迈上新台阶,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学院设有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信息科学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省级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导航工程获批省级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分别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于2023年通过教育部备案。2022年,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专业纳入安徽省本科一批招生,首次招生实现平行志愿一次性录满。

高层次平台支撑,打造一流应用型师资队伍

地信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以“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工程实施”的为建设轴线,初步构建了“省-市-校”阶梯式三级协同发展的科技科研平台。近五年,在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先后获批“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合肥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科研平台),建立13个院、校级研究中心;在成果推广平台方面,联合区域内政企单位,共同成立数字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明光市“地信创新谷”、地理信息创新联盟,培育多家“实景科技”高新科技企业,实现年产值近3000万元;在工程实施平台方面,面向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共性需求,建设高性能存储中心、计算中心和应用中心等10余个学院直属工程实施平台。

以学科平台为支撑,不断推动学科团队建设与发展。学院坚持“顶层设计-技术研发-工程实施-产业推广”全链条的人才团队建设主线,形成了以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领衔,以教授、博士为骨干,以双能型教师、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工程师为特色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9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博士4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4人。近五年,先后获批安徽省教育厅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滁州市“113”产业创新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相关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

高标准实践探索支撑,打造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秉持“面向需求、能力集成、多元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传承并创新发展GIS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广泛实施了“三维立体式”协同育人平台、“行业引领、创新驱动、产教协同”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等系列实践育人方式与方法探索,形成了“产-科-思-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相关育人成果被安徽省和江苏省教育厅推荐联合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全国高等学校GIS教学成果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6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8项。

2017年以来,学生实际参与教师产学研项目达500余人次,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0余项。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6项、省级122项,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5%;涌现出“全球GIS青年学者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安徽省向善向上好青年”、“滁州好人”等先进典型,百名以上学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深造,并成长出“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GIS行业优秀拔尖人才等。

高产出科技成果支撑,打造一流地方社会服务标杆

面向省、内外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发展亟需,聚焦低空对地智能感知与信息化测绘、多模态时空数据融合与按需信息服务、区域环境遥感调查与应急监测等研究领域,突破了复杂环境下特大规模实景场景无人机快速精准航测、内外业一体化在线协同测绘、国土资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精准服务和“导-遥”一体化水气参数高精度反演等系列技术瓶颈,掌握了系列自主可控的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到了“省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院贯彻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发展目标,面向长三角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需求,深度融合中国铁塔、中国电信等央企、国企单位,全面推进落实校政企协同攻关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达3.2亿元,业务覆盖20余个地方区县,创造地方经济效益逾300亿元。2017年以来,学院在金寨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盘活当地撂荒土地2万余亩,有力支撑了地方政府脱贫攻坚,项目成果受到了教育部官网报道。2022年,实施滁州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构建全国首个全市域范围(1.3万平方公里)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助力滁州市作为全国仅有的3个整市推进试点地区,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稿源单位审核:白绍业 责任编辑:陈沭文)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董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