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学术论文编排规范

作者:发布时间:2012-05-04浏览次数:9478

中国知网学术论文呢编排规范

 

ICS 01.140.40

A 14

 

CAJ-C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

CAJ-CD B/T 1-2006

代替CAJ-CD B/T 1-199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Data Norm for Retrieval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CD)

 

 

 

 

 

 

 

 

 

 

 

 

 

 

 

 

 

 

1999-02-01试行                                                                                               2006-02-01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第一版  前言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是我国第一部以电子期刊方式连续出版的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规范本数据库重要检索数据项和统计评价数据项的名称、标志、结构和编排格式,对促进这一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充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规范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数据库制作技术和信息检索与评价系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国际、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了与国内各学术期刊研究团体的有关规范化文件的一致性,按照简明、易行、实用,有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准确检索与统计的原则,对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期刊,包括社会科学类期刊和科学技术类期刊的重要检索和统计评价数据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期刊对这些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处理将为其文献内容在大型集成化数据库中的可检索性和可评价性提供重要保证。

本规范在起草制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我国期刊出版、图书情报和文献工作标准化等各界专家和广大入编期刊编辑部的意见,从19973月至199810月先后召开了十余次不同学科、不同规模的座谈会、研讨会,对本规范草案进行了多次补充和反复修改,使内容逐步完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主管部门及有关方面领导,以及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等期刊学术研究团体的负责人和专家对本规范的制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规范于19981224日通过由新闻出版署主持的专家评审会审定,随后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的通知”(新出音[1999]17),从199921日起本规范将在全国近3500种入编期刊中试行。我们相信,通过大范围的宣传贯彻和实际应用,本规范将会进一步完善、丰富,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在更大的数据规模和更高技术水平上的发展,为我国期刊事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

1999120

 

 

 


 

修订版序

   

1999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通知”(新出音(199917号)。近7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在全国先后组织了49场《规范》培训班、首届4年度《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以及3次全国性的规范化学术研讨大会,总计5000多个编辑部近万人次参加。全国执行《规范》的学术期刊已由1999年初的360种增加到2004年的4140种,占全国学术期刊的大多数,其中获得执行《规范》优秀奖的期刊达到2217种,形成了规模化的规范期刊群体。

《规范》的推广实施工作得到了广大期刊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并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规范》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期刊数字化信息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的速度,对我国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促进我国学术期刊规范化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的进步。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年修订中充分吸收了《规范》中参考文献部分的有关条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起草“中国人名汉语拼音规则”国家标准时肯定了《规范》的方案,教育部颁发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则”(修订版)中则完全采用了《规范》的相关规定。随着“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入编期刊数量的不断扩大,《规范》文本先后6次印刷,总印数达22600册。以《规范》为基础建设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已在多项国家权威评估活动中得到应用。

根据新出音(199917号文件中对《规范》“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映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以便进一步完善该项规范”的精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规范化工作组总结了《规范》试行7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广大期刊编辑部的合理建议,参照近年来国际、国家有关标准的新发展,按照“保持稳定、适当增补”的原则,对《规范》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形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修订版本CAJ-CD B/T 1-2006

修订版与CAJ-CD B/T 1-1998相比,主要增补如下内容:

——增加了"目次与栏目"一节。

——文献标志码与中图分类号合为一节。

——增加了“汇编”、“档案”、“古籍”和“参考工具”等参考文献类型。参照GB/T 7714-2005,修订了析出文献的标志,用“//”代替“[A]”。

——对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增加了外文文献的引用格式和示例,建议在外文期刊刊名后加注ISSN号。

——对中文参考文献的英译表达作出了规定。

——参照GB/T 7714-2005,增加了同一文献重复引用时的著录格式。

——增加了附录B,对常用文献计量指标作了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

2006120

 

本规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规范化工作组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万锦坤,朱诚, 张积玉,花平寰,冯有为。

本规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规范化工作组负责解释。


   

 

 

第一版前言···································································································································

修订版序·······································································································································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 1

3  刊名(Journal title)与刊号(ISSN,CN)···························································································· 2

4  目次(Contents)与栏目(Columns)·································································································· 2

5  文章编号(Article ID)·················································································································· 2

6  题名(Title)································································································································· 2

7  作者(Author)及其工作单位(Organization)···················································································· 3

8  作者简介(Biography)·················································································································· 3

9  摘要(Abstract)···························································································································· 4

10  关键词(Key words)··················································································································· 4

11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与文献标志码(Document code)·························································· 4

12  收稿日期(Received date)··········································································································· 5

13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 5

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5

15  期刊基本参数(Serial parameters)······························································································ 10

16  电子邮件(E-mail)与网络地址(http)·························································································· 10

附录A  使用说明························································································································· 11

A1  数据标志格式及建议排印位置··························································································· 11

A2  各类文章规范数据选项表·································································································· 12

附录B  文献计量指标说明··········································································································· 13

参考样本 (1)································································································································· 14

参考样本 (2)································································································································· 16

 


  (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2006

Data Norm for Retrieval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CD)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的名称、标志、结构和表示格式,提出了各类文献的选用项目及其在印刷版期刊上排印位置的建议。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期刊的数字化处理,也可供其他类型文献及文献检索与评价系统参考。

2  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被本规范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T 3179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GB 3259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 3469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T 3860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 4880 语种名称代码

GB 6447 文摘编写规则

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 7713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9999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GB/T 13417 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

GB/T 16159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ISO 690 Documentation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

ISO 690-2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Part 2: Electronic Documents or Parts thereof

ISO 4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Rules for the Abbreviation of Title Words and Titles of Publications

ANSI/NISO Z39.56 Serial 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SICI)

本规范修订还参考了下列规范文件: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格式规范

                                                                                            

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2-01发布试行                                           2006-02-01修订


3 刊名(Journal title)与刊号(ISSN,CN)

3.1期刊应具有稳定的刊名(GB 3179)和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组成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GB 9999)。中文刊名应按GB 3259的要求以词为单位加注汉语拼音,同时应加英文或拉丁文的并列刊名。

3.2中文刊名在不同的表示位置(封面、目次页、版权页、刊眉、参考文献……)应保持名称与格式的一致和完整,不可简缩。外文刊名在封面、目次页、版权页上应以全称表达,在刊眉、参考文献中可按ISO 4规定缩写。

3.3刊名若发生变化,除按国家期刊管理有关规定刊登新刊号外,还应在封面、书名页或版权页的显著位置注明原刊名,或刊登更改刊名的声明。

4 目次(Contents)与栏目(Columns)

4.1期刊应具有目次页(GB/T 13417GB/T 3179),学术期刊应分别编排中、英文目次页。每一条目次应包括文章题名、作者姓名及正文所在的首页码。

4.2期刊可设立一种或多种栏目,相同主题或内容的文章目次可集合于同一栏目名称之下。学术期刊的栏目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

4.3栏目可分为综合性栏目(如“大家谈”“读者来信”“综述”等)与专题性栏目(数学科学”“工程材料”“红楼梦研究”“人类学研究”等)。专题性栏目名称应在该栏目所属的每篇文章正文首页题名的侧上方标注。

5 文章编号(Article ID)

5.1凡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章均应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志(参见ANSI/NISO Z39.56)

5.2文章编号是文章整体的唯一标志代码,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参见GB 9999,暂无ISSN的期刊可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中的前9个字符代替,如CN42-1564)YYYY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的连续页码数。

5.3 期次为两位数字。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0”补齐,如第1期为“01”。分别用“S1”“S2”等表示第1期增刊、第2期增刊等,用“S0”表示仅1期无编号增刊。合刊用起始刊期做期次号。如:12期合刊,用“01;1112期合刊,用“11”等。

5.4 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四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四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139页为“0139”。

5.5 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中文文章编号的标志为“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

文章编号:1003-2797(1997)02-0013-05

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英文文章编号的标志为Article ID:

6 题名(Title)

6.1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参见GB 7713)。部分文章还应有英文题名(参见附录A2)         6.2 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例:

City Plann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ocial Economy in China(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城市规划)

6.3同一期期刊中应避免出现完全相同的题名。对于笔谈(一类将多个作者围绕一个主题发表的独立署名文字组合在一起的文章形式)中某一作者文字的单独引用,其题名应由笔谈主题名与该作者文字题名以“:”连接组成。

7 作者(Author)及其工作单位(Organization)

7.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应符合GB 7713的有关规定。

7.2 依据 GB/T 16159,参照ISO 690,并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可,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

ZHANG Ying (张颖)

WANG Xi-lian (王锡联)

ZHUGE Hua (诸葛华)

FAN-XU Li-tai(范徐丽泰)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7.3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这一原则应在论文目次页、论文题录、参考文献及其他多作者姓名排列时统一应用。

7.4 文献标志码为ABC的文章,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省会城市可略去省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合肥 230001)

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如注于地脚或文末,应以“作者单位:”或“[作者单位]”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7.5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若一作者属于多个与该文有关的单位,可将其一并列出;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

韩英铎1,王仲鸿1,李古兴2,相永康2,黄其励3,1,蒋建民3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 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武汉 430027 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沈阳110006)

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并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例:

邢茂1a,张恩娟1a,叶欣1b,张林2

(1.北京理工大学 a.化工与材料学院;b.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12.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94)

8 作者简介(Biography)

8.1 完整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三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是必需的。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籍贯以后各项任选)及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信息。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 ),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电话)0471-6660888(电子信箱)ulana@chinajournal.net.cn

8.2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的标志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8.3 英文文章的作者简介及通讯信息用Biography:作为标志,最后以“.”结束。例:

Biography:WANG Da-xiang(1953)male,Beijingprofessor of chemistry, (Tel)010-62396688(Fax) 010-62891188E-mailwangdx@bit.edu.cn.

9 摘要(Abstract)

9.1 部分文章应附中文摘要,其中有的文章还应附英文摘要(参见表A2)。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9.2 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 6447规定,篇幅100300字。短文可不写摘要。

9.3 根据GB 7713“学术论文应有所创新”的要求,AB两类文章的摘要中应明确列述该文的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等等),建议用黑体字(英文用斜体字)排印,以便于创新性知识的发现、提取和评价。例:

摘要:……首次提出了利用洋流发电的新设想,其可行性已被初步的试验证实。……

Abstract: ......A new idea of utilizing the ocean current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feasibility was demonstrated by some preliminary tests. ......

9.4中文摘要前加“摘要:”[摘要]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

10关键词(Key words)

10.1部分文章应标注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参见表A2)。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由期刊编辑在作者配合下按GB/T 3860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10.2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10.3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志。例:

关键词:电子点火;模糊逻辑;汽油机;燃爆控制

Key words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 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11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与文献标志码(Document code)

11.1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章应标注分类号。

11.2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

11.3文章一般标注一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注两个或三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11.4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作为标志。例:

中图分类号:TK730.2O357.5

11.5英文文章以CLC number:作为标志(CLC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11.6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本规范共设置以下五种:

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

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札记(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

11.7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志码以“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作为标志,如:

文献标志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志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志。

 

12 收稿日期(Received date)

12.1编辑部收到稿件的日期,依照GB/T 7408,采用全数字表示法的扩展格式YYYY-MM-DD表示。

12.2收稿日期以“收稿日期:”[收稿日期]作为标志。如:

收稿日期:2002-02-24

12.3英文文章以Received date:作为标志。

13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

13.1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

13.2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13.3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13.4英文文章以Foundation item:作为标志。

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4.1参考文献是学术专著、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T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14.2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献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b. 文献题名;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志;

d. 其他责任者(译者、校注、校点、校勘者等)

e. 版本(初版省略)

f.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h. 文献起止页码;

 

i. 文献标准编号(ISBN,ISSN,)

14.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14.3.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

会议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档案

古籍

参考工具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B

O

K

14.3.2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14.3.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志: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14.3.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DB/OL]——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14.4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表上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条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参照ISO 690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4.4.1 中文文献

a. 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9]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张加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

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起止页码.

[1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1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13]闵周植. ‘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

c.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1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d.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15]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16]JT/T 623-2005,集装箱吊具[S].

e.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1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f.档案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

[18]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B]中央档案馆.

[19]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报告:1958-12-11[B]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全宗252,目录1,卷宗57):6567.

g.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但有据可查的善本)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任选).

[20]沈括.梦溪笔谈[O].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北京图书馆珍藏.

[21]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O].清嘉庆年间刻本.

[22][]李复言.续幽怪录[O].明抄说集本.朱文钧藏.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i. 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2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24]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j.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DK”“MT”和“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包括[DB/MT][CP/DK]);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以外,尚须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

[25]刘江.假如陈景润被量化考核[N/OL].新华每日电讯,2004-03-12(7)[200-04-04]. http://search.cnki.net/ccnd/ mainframe. asp?encode=gb&display=chinese.

[26]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 2001121 90019.html

[2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http:// 211.152.9.47/ sipoasp/zljs/hyjsyxnew.asp?recid=01128777.2&leixin=0.

[28]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 [2000-01-18].http://www. chinainfo. 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对网上文献的引用,在网上可以省略作者和题名等信息,但印刷在纸张载体上应作完整著录。

14.4.2 外文文献

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示例相同;为了计算机检索方便,建议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期刊的刊名等可用全称或按ISO 4规定的缩写格式。为了减少外文刊名引用不规范所造成的引文统计及链接误差,建议以(SXXXX-XXXX)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

[29]JONES R M.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75.

[30]Marcel Merle.Sociologi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M]. 4th ed. Paris: Dalloz,1988.

[31]加古舜治.园芸植物の器官と组织の培养[M].东京:诚文堂新光社,1978(昭和53)237239.

[32]CHERNIK B E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ervices for Library Technicians[M]. Littlet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Inc,1982.

[33]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 3rd ed.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77

[34]Klaus Hildbrand.Das Drite Reich[M].Müchen:Bund-Verlag GmbH,1979.

[35]Григорян С В.Рудничная Геохимия[M].Москва: Недра,1992.

[36]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

[37]GANZHA V G,MAYR E W,VOROZHTSOV E V.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CASC 2000: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amarkand, October 59,2000[C].Berlin:Springer,2000.

[38]GUO Ai-bing.Auto Show Revs up Customers' Desire[N].China Daily,2002-06-07(1).

[39]GREEN D H,WALLACE M E.Mantle Metasomatism by Ephemeral Carbonate Melts[J].Nature(S0028-0836),1988336:459462.

[40]KANAMORI H Shaking without Quaking[J]. Science(S0036-8075),1998,279:2063.

[41]WANG Chun-yong, Mooney W D, WANG Xi-li, et al A Study on 3-D Velocity Structur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Sichuan Yunnan Region[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S1000-9116),2002,15(1):1217.

[42]DOWLER L The ResearchUniversity's Dilemma: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J]. 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S0193-0826),1995,211/2:526.

[43]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1965.

[44]MAJDA A J. Numerical Study of the Mechanism for Initiation of Reacting Shock Waves,AD-A232432[R]. 1990.

[45]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 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4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47]ISO 4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ules for the Abbreviation of Title Words and Titles of Publications[S].

[48]KRAMER D P. Hermetic Fiber Optic to Metal Connection Technique:USP,5143531[P].1992.

[49]WEINSTEIN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lphia:Saunders,1974:745772.

[50]MARTIN G.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ralia[M]//PATTIE L W, COX B J.Electronic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New York:The Haworth Press,1996:8596.

[51]EWICK D W,BECKMAN T M,HOLY J A, et al .Ignition of HMX Using Low Energy Laser Diodes[C]// Flanklin Research Center.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Symposium on Explosives and Protechnics, Philadephia, Febrary 117,1990:245248.

[52]FOURNEY M E.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C]//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August 2325,1971 New York:ASME,1971:1738.

[53] Scitor Corporation 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 Scitor Corporation,1983.

[54]WAN Jin-kun. Papers Abstracts of China University Journals(1983-1993)[DB/CD].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1996.

[55]TURCOTTE D L.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M/OL]. New Yor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2 [1998-09-23]. http://wwwsegorg/reviews/mccorm30.html.

[56]METCALF S W The Tort Hall Air Emissions Study[C/OL]//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ardous Waste,Atlanta Marriott Marquis Hotel,Atlanta,Georgia,June 5-8,1995:Impact on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 [1998-09-22]. http://atsdrl atsdr. cdc. gov: 8080/cong95.html.

[57]CHRISTINE M.Plant Physiology: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Science(S0036-8075),1998,281:331332 [1998-09-23].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lletion/anatmorp.

[58]TACHIBANA R,SHIMIZU S,KOBAYSHI S, et al .Electronic Watermar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 828402[P/OL]. (200-04-25) [2002-05-28]. http://FF&p=1&u=/ 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 1&f= G&1=50&col=AND&d= PG01&sl= IBM.AS.&0S=AN/IBM&RS=AN/IBM.

[59] HOPKINSON A.UNIMARC and Metadata: Dublin Core [EB/OL]. (1999-06-07)[1999-12-08].

http://www.ifla.org/IV/ifla64/138-74f.htm.

14.5 中文参考文献的英译表达

14.5.1中文文献在中文论文中被引做参考文献时,应以14.4.1规定的中文格式表达;在以英文书写的论文中可以中文格式表达,也可译为英文格式表达,但应在该条参考文献最后加注“(in Chinese)”。如:

[60] 戴树森,费鹤良,王玲玲,.可靠性试验及其统计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3.

在英文论文中也可写成:

[60]DAI Shu-sen,FEI He-liang,WANG Ling-ling, et al. Reliability Tes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Press,1983.(in Chinese)

14.5.2当被参考的文献缺少英文名称时,可用汉语拼音表达,后加“(in Chinese)”。

14.6文献重复引用标记

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例: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

参与讨论。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参考文献:

[1] 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839.

14.7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1][2]),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15 期刊基本参数(Serial parameters)

15.1建议在期刊的目次页下方排印该期期刊的基本参数。数据排列顺序及格式为:国内统一刊号*创刊年*出版周期代码*开本*本期页码*语种代码*载体类型代码*本期定价*本期印数*本期文章总篇数*出版年月。参数前以“期刊基本参数:”[期刊基本参数]作为标志。例:

[期刊基本参数] CN 21-1117/N*1950*b*A4*128*zh*P*¥6.00*1300*24*1998-01

参数中若有空缺,可以用一个空格代替。

英文版期刊的基本参数以Serial parameters:作为标志。

15.2出版周期代码为一位字母:w——周刊,s——半月刊,m——月刊,b——双月刊,q——季刊,f——半年刊,a——年刊。

15.3期刊标准开本按GB 788采用A系列代号表示,如“A4”;对传统开本仍用数字表示,如“16”。

15.4语种代码,根据 GB 4880 用双字母表示:汉文——zh,英文——en,蒙古文——mn,哈萨克文——kk,维吾尔文——ug,藏文——bo,朝鲜文——ko。对于混合文种,可以同时列出,如“zh+en”。

15.5文献载体代码,根据GB 3469规定,采用1位字母:P——印刷本,M——缩微制品;有关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见14.3.4

15.6文章总篇数,为发表在本期中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章的总和,据此计算载文量。

16 电子信箱(E-mail)与网络地址(http)

建议各期刊在版权页上加印编辑部的电子信箱地址(E-mail)和网络地址(http)。它们的中文标志分别为“电子信箱:”([电子信箱])“网络地址:”([网络地址])。在读者熟悉了E-mail:http:”标志的情况下也可不加。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电子信箱和网络地址分别为:

E-mail:caj.cd@tsinghua.edu.cn”和“http:// www. cnki.net


 

    A

使用说明

A1各期刊编辑部应详细比较本规范与现行印刷文本相应数据间的异同,并参照表A1选择决定规范数据的标志格式及在期刊上的排印位置。

A2期刊中各类文章规范数据项的选取依其所确定的文献标志码而定;编辑部应首先确定每篇文章的文献标志码,再按表A2的要求选定该篇文章应有的规范数据项目。

A3为了形象地说明规范化数据的格式及排印位置的灵活性,规范文本后附了几篇学术文章的模拟样本;此样本仅供各编辑部参考。

 

A1数据标志格式及建议排印位置

 

中文标志(格式1)

中文标志(格式2)

英文标志

排印位置(建议)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Article ID:

题名左上角或文献标志码之后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Biography:

篇首页地脚末行或正文末尾

摘要:

[摘要]

Abstract:

作者及工作单位的下一行

英文摘要可置于篇首页或文末

关键词:

[关键词]

Key words

摘要的下一行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

关键词的下一行

文献标志码:

[文献标志码]

Article character:

接排分类号之后(前空三个汉字)

收稿日期:

[收稿日期]

Received date:

篇首页地脚第一行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Foundation item:

篇首页地脚收稿日期的下一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正文后,独占一行

期刊基本参数:

[期刊基本参数]

Serial parameters

目次页下方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E-mail:

版权页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

http:

版权页

 

说明:①中文数据标志格式在两种格式中任选一种;不宜混用,不要轻易变动。

②表中的排印位置是建议性的;当某种特殊因素需要变动时,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位置。

③数据标志的字体、字号可任选,汉字间不留空格。格式2中的方括号不宜用其他括号代替。


 

A2  各类文献规范数据选项表

 

文献

数据 

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

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

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

一般动态性信息

文件、资料

其他

文献标志码

A

B

C

D

E

-

文章编号

-

题名()

0

题名()

-

-

-

作者姓名

0

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

-

-

-

作者工作单位()

0

0

-

作者工作单位()

0

0

-

-

-

摘要()

-

0

-

摘要()

0

0

-

-

-

关键词()

-

0

-

关键词()

0

0

-

-

-

中图分类号

-

收稿日期

0

0

-

-

-

基金项目

*

*

*

-

-

-

作者简介

*

*

*

-

0

-

参考文献

*

*

*

-

0

-

 

注:“√”为必备项,“0”为任选项,“*”为有则加项,“-为不要求项。

 

                                                          

 


   B

文献计量指标说明

 

为使作者和编辑部了解各项数据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实际应用,现将常用文献计量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简要解释如下: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2.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E. 加菲尔德于1963年提出。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较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小期刊,用于比较同一学术领域中期刊的相对重要性。具体算法为:

影响因子=

3.即年指标:这一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用于表征期刊的即时反应速率。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

4.自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期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

自引率= 

5.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

他引率=

6.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以2001年《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a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

出版年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

全部

2001被引用次数

49

152

232

212

168

104

115

 

1916

累计百分比%

2.56

10.49

22.60

33.66

42.43

47.85

53.86

 

 

年数

1

2

3

4

5

6

7

 

 

被引用半衰期=6(累计百分比接近50%的年数)+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7.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8.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9.平均引用率: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具体算法为:

平均引用率=

10.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11.国际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12.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文章编号:1000-8608(1998)01-0011-04

 

分灾模式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再思考

 

李志刚1, 陈向东1,   2, 张玉顺3

(1.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116024; 2.国家地震局  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150080; 3.广东省地震研究所, 广州510070)

 

摘要:简要回顾了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从结构的分灾思想、分灾元件、分灾模式、分灾设计基本原则等方面, 系统研究了“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 讨论了分灾模式与结构控制的关系; 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 说明分灾模式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 有助于结构的防灾减灾以及工程师形成可操作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结构最优化; 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 结构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52.110.4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 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  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 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 这种设计很不经济, 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  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 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 甚至倒塌; 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 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  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 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 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 以消耗地震能量, 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设计概念, 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作为框-剪结构的分灾子结构, 非灾害荷载作用下, 带缝剪力墙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灾害荷载作用下, 一方面利用带缝剪力墙的缝隙联结面材料进行耗能; 另一方面, 联结面开裂, 刚度降低, 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 周期变长, 有利于结构抗震.-桁结构, 用一个桁架代替剪力墙作为结构的分灾子结构.-桁结构具有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可人为控制破坏顺序(弱腹杆→中强梁→强柱)、结构全部由杆件组成而不会出现刚度突变、可人为控制刚度、不易造成材料浪费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陈向东, 蔡文学.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J].自然灾害研究, 1996(4): 2227.

[2] OU J P, YOSHIDA O,SOONG T T, et 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J]. Earthq Eng & Eng Vib(S1671-3664),1997,38(3):358361.

[3] 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3(5).

[4] 牛光庭,李亚杰.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5] KAYEYAMA M. Incompatible displacement methods[C]//SPRIET J A. 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tructural Mechan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3:4357.

[6] 徐道远,符晓陵,寿朝辉.混凝土三维复合型断裂的FCMGF [C]// 涂传林.第五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会议论文集.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1924.

[7] 隋允康,王希诚. DDDU(2)程序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R].大连: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84.

[8] 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9] 王杏林.建筑砌块联接件:中国, CN 1036800[P].1997-09-27.

[10] GB 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

 

Rethinking of Concept of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

Hazard Based on Damage-Reduction Mode

LI Zhi-gang1, CHEN Xiang-dong1, WANG Ping2 ,ZHANG Yu-shun3

 

(1.State Key Lab. of Struct. Anal. of Ind. Equip., DalianUniv. of Technol., Dalian 116024, China 2.Inst.of Eng. Mech. of State Earthq. Bureau, Harbin 150080, China 3.Inst.of Earthq. of Guangdong Prov., Guangzhou 510070,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 hazard was reviewed briefly. The structural design based on damage-reduction was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mage-reduction mode and structural control was discussed.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herein is rational and helpful to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 hazard.

 

Key wordsaseismatic desig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tructural reliabilitydamagereduction mode; structural control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安 710062)

 

[关键词] 手势语言;原始礼仪;中国文化

[摘要] 研究礼的起源,仪式分析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先秦礼书记载的大量动仪,实际上就是由许多原始民族中习见的手势动作语言发展而来的,而乐舞则是更加生动形象的手势动作语言。由手势动作语言转化而来的礼节仪式最初仅仅是一些简短的片段,经过数千年的损益,后世产生的新文化因素不断被吸收进来,它的原始形态反而不易为人察觉,但它的精神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 H026.3; K89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93(1996)01-0026-05

     近年来常有讨论礼仪起源的文章见诸报刊,这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中国古人一向称自己的国家是“礼仪之邦”,说明礼乐之教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礼仪的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分做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原始礼仪,它完全是史前的初民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一些习惯性行为,通常也叫风俗习惯;不过它不是风俗习惯的全部,而只是风俗习惯中有固定仪式的部分。第二阶段就是文明时代的礼。随着等级制度的形成,它较之于原始礼仪已经灌注了浓厚的等级意识;它是国家产生后借助原始文化、改造原始文化而形成的国家制度。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文明时代的礼渊源于原始礼仪已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原始礼仪是如何产生的。上述那些文章证据是否确凿,结论是否正确,暂且不论,我以为在研究方法上就大有可商之处,因此在提出浅见之前,有必要对研究方法先作检讨。

有些学者在开始思考礼的起源时就已先验地假设礼必然是先出现于生活的某种领域或某个侧面,例如宗教、饮食、男女,等等。这种假设可能是来自古人论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敬于鬼神。”《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之始在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内则》说:“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一望而知,古人论礼,多临事取义,各就礼之一体立说,原不可执一端而遽定礼之起源。讨论事物的起源,尤其是千万年前的事物的起源,预先假定它最先发生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或饮食的分配过程中,这种假定本身就是非常错误的。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这种综合通常是在人们熟视无睹的情形下形成的。在氏族社会里经常发现这样的事情,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后,过上两三代人,大家就都不记得它的来历了,千万年后的我们企图确定它最初发生在哪个生活领域,是既无可能,也无意义的。换言之,礼最初出现于何种生活领域不是我们探索的目标;我们首先应该摒弃这种假设,只要能指出它的产生与何种文化因素相关就足够了。

…………

……礼仪不是纯生理的行为动作,而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许多研究人类文化起源的学者坚信:


“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正是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也正是对符号的运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人也只能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1]语言是人类创造文化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符号,人类学调查中经常发现,“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另一种是手势语言……同一种思维由这两种语言来表现,而这种思维又是这两种语言的基础”[2]153……

    ……原始初民在狩猎中必须细心地避免说出被猎捕动物的名称,如同在捕鱼时避免说出想要捕到的鱼的名称一样,因而必须保持沉默不语或者使用手势语言[2]152……

    ……林肯港的土人“利用手势,能够让自己的伙伴知道他们发现了什么动物,这些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哪里……他们也有手势符号表示一切种类的野兽野禽”。此外在托列斯海峡各岛,非洲一些地区,南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都发现过丰富而熟练的手势语言,有人甚至搜集这些语言写出关于手势语言的专门著作[2]151。林肯港的土人利用手势表示野兽野禽的方法与《礼记·曲礼》所载行军之法十分相像。……

     ……最初,当外物刺激人类的心灵,而人类尚不能连续发出清晰可辨的音节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时,他们不得不借助手势和动作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或者有声语言已经产生,但手势动作可以更加生动鲜明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时,他们宁肯使用手势和动作,那时手势动作语言便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没有这种特殊的语言,人们几乎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严格地说,这种单个的手势和动作还不能称做礼仪,而只能是一种“语言”。这种手势动作在各民族中所表达的意思是极不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例如,在绝大多数民族中向人吐唾沫是表示厌恶和憎恨,而在东非洲的查兰加黑人中,这种动作表示祝福[3]。有限的手势动

作难以充分表达人类的思想,于是人们就假借一些器物,特别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器物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后来礼仪中使用的礼器。……

中国人不以巧言如流的口辩为能,而崇尚木讷不言。这与古代罗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那里,哑剧取得了中国礼仪的地位,而手势语同时又帮助演说家获得了成功。……

……

[参考文献]

[1] 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3.

[2]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罗伯特·罗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三联书店,1987:1.

[4]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 董淑华,黄贞姬.古汉语词表现的语义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50153.

[7]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12.

 

Sign Language and Origion of Rites

CHANG Jin-c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An analysis of rituals is a correct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on of rites.The Pre-Qin Book of Rites has a lot of records of rituals,which actually stem from primitive people's sign language,later to become the more vivid images in music and dances.Step by step,the inconsistent rituals with sign language as its origion develop into rites with new cultural elements added to them bit by bit in the course of thousands of years.Now,although the very beginning of rites is hardly seen,its essence as an influential force on Chinese culture is certain.

Key wordssign language; origion of rites; Chinese culture



 收稿日期: 1997-03-10; 修回日期: 1997-1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9330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9800462)

作者简介:李志刚(1936 ),男(满族), 辽宁金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zhgli@dlut.edu.cn.

 

 [收稿日期] 1995-12-11

[作者简介] 常金仓(1948-),男,山西原平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

 

罗马演说家西赛罗曾著《演说家专论》,评价手势动作在演说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平庸的演说家,仅仅是凭借了动作的威力,获得了雄辩的一切荣誉和嘉奖。而那些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的演说家由于缺乏借助动作表达的内容而失去了听众的青睐。

 

终审人: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