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领域
2013年,滁州学院与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11个领域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我校2013年在机械工程(代码:085201)、材料工程(代码:085204)、冶金工程(代码:085205)、动力工程(代码:085206)、电气工程(代码:085207)、控制工程(代码:085210)、计算机技术(代码:085211)、化学工程(代码:085216)、工业工程(代码:085236)、项目管理(代码:085239)、物流工程(代码:085240)等11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方式
按照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完所规定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安徽工业大学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培养学习地点为滁州学院。
三、联系方式
滁州学院:孙老师 0550-3519996
安徽工业大学:张老师 0555-2311612
详情参见: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科技处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工程硕士招生面向在职人员,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它采取“进校不离岗”、“双导师”制、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培养目标
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了解本领域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实验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专业文献;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中的有关问题。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①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②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三、报名方法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7月中下旬考生登录http://www.chinadegrees.cn选择“在职联考信息平台(考生入口)”,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网报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见样表);7 月下旬考生持二代身份证到网报时所选择的现场确认点(外地考生可选当地所设考点)交费、确认报名信息,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考生复试时将加盖了单位公章的资格审查表交给我校),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只进行网上报名未到指定现场报名点办理照相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
四、入学考试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第一阶段,考生于10 月底凭准考证、第二代身份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详细介绍见后),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第二阶段,参加我校12 月底左右组织的综合测试。我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由各领域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即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着重考核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根据初试成绩、复试结果择优录取。持有当年GCT 有效成绩的考生,可以此成绩向我校研究生学院研招办提出调剂申请,对于符合我校规定的GCT 成绩的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第二阶段的综合测试。
五、招生领域及考试科
领域名称 领域 代码 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笔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联系电话 联系人 机械工程 085201 机械CAD/CAE与信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及技术;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设备运行性能与状态研究;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智能检测与精密测量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主编: 卢玉明,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0555-2316517 高老师 材料工程 085204 金属塑性加工工程;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及仿真;材料成型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成型中的应用;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先进钢铁材料开发;材料表面工程;新型焊接技术;磁性材料开发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发和应用 物理化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或 金属塑性成型理论 《物理化学》上下册,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修订:王正烈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四版。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赵志业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2版(塑性加工力学和塑性加工金属学部分内容)。 0555-2311892 张老师 冶金工程 085205 冶金一次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冶金新工艺与新技术开发;冶金短流程 直接成材技术;高纯净、高性能及高附加值冶金产品开发 钢铁冶金学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0555-2311573 曾老师 动力工程 085206 动力机械及工程的热经济研究;热力发电厂经济运行;余热利用技术及回收设备;炉窑热工及应用技术;冶金热过程与模拟;新型炉用耐火材料;制冷低温(制氧)工程技术 燃烧学 《燃料与燃烧》 韩昭仓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电气工程 085207 高效节能功率变换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传动与运动控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 电路 《电路》 第四版 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0555-2316595 李老师 控制工程 085210 非线性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决策与管理一体化技术;冶金设备运行节能技术;电力传动与运动控制;设备运行检测及容错性控制;信号检测与智能仪表;光电测量与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分析;工业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计算机技术 085211 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管理技术;数字图像与多媒体技术;移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技术 程序设计(C语言或VB语言) 《新编C语言程序设计》郭继展、郭勇、苏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黄洪超、黄瑾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0555-2315543 赵老 师 化学工程 085216 炼焦煤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高炉用焦质量及其控制技术;洁净煤液化技术;新型催化材料;煤基碳材料;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陈敏恒 第三版) 0555-2311551 王老师 工业工程 085236 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资源管理(ERP);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设施规划与设计;创造工程与知识产权管理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第四版,汪应洛主编 0555-2315385 谢老师 物流工程 085240 现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物流工程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电子商务 项目管理 085239 项目成本管理研究;项目质量管理研究;项目时间管理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概论 《项目管理概论》,戚安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0555-2315515 张老师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实验指导及考试指南》陈小平、黄洪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六、录取
我校根据考生GCT考试成绩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类别一律为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等。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均由被录取学员所在单位负担。
七、学习年限、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新生于每年3 月录取,学制3年(最长不超过5 年),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课程学习时间1-2年,学分和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由我校和考生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后实施。教学活动在我校进行,学位论文(设计)主要结合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的研究课题或项目设计进行,由我校导师和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推荐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合指导。对课程考试合格、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者,由我校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发的学位证书。
八、费用
共计24500元,其中学费24000元,每学年8000,分三年交,教材费500元。中途退学不退学费。
九、联系方式
电话:0555-2311612 联系人:张老师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邮政编号:243002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页:http://www.meng.edu.cn
安徽省学位考试网网址:http://210.45.241.145/ahtkb/
研究生学院网址:
注:具体的网上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以及考试时间等以国务院学位办最新文件为准,未尽事宜请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页最新信息。
终审人: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