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规划

作者:发布时间:2021-12-31浏览次数:470

滁州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规划


为加快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大学更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20-2024年)》和《滁州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将学科建设和科技服务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按照“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搭建学科平台”的思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引导项目申报,培育科研成果,营造科技工作氛围,推动开放合作,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一)发展基础

1学科建设实现飞跃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布局,强化学科意识,树立学科思维,开展学科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应用为本的学科特色。遴选了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其中“地理学”先后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和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学校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建有一支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兼职硕士生导师52人,博士生导师3人,培养硕士研究生78人。2019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列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

2.平台建设迈出步伐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化资源整合,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平台建设。“凤阳花鼓”先后获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获批“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滁州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桥梁结构数据诊断与智慧运维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组建并成功获批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智库,1个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滁州市民政局共建“滁州大健康与养老产业研究院”,并成立8个校级科研机构。

3.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学校积极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队伍,遴选重点建设团队,加大学术带头人的引进,注重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和产学研用能力有效提升,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学校教授等正高职称10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254人,博士236人、硕士697人,具有海外学习与研修经历的教师193人,“双能型”教师520人。刚柔并济引进国家级人才11人。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1个,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现有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人,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2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外聘兼职教师238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中、高级人才106人。1名教授作为全国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应邀出席2018年全国两院院士大会。2名教授当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组建4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获批1个省级领军人才团队以及4个市级“221”产业创新团队。

4.科研成果实现跨越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氛围营造、科研创新加强和科教融合能力增强,项目资源渠道不断拓宽,专利数量质量不断攀升,论文奖励层次不断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3项(图1),其中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86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图2),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发明专利百强榜,稳居省属高校前列。获批省部级以上科技和社会科学类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75篇,其中被高级别中文期刊、SCISSCIEI收录351篇(图3)。累计科技到账经费逾2.2亿元,其中2020年开始达5838万元(图4)。学生科技素养不断提高,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30项、省级奖项3662其中五届“互联网+”大赛获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奖项97项。

1 十三五”省部级项目数

2 十三五”获得各类专利情况

3 十三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 十三五”科研到账经费


5.科技服务获得成效

学校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强化应用研究和政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学校服务地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学校与滁州市及所辖县市区实现全面实质性合作,合作覆盖滁州市“硅基材料、先进装备、智能家电、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型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和“仪表电缆、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学校研发的智慧消防无人机系统作为安徽省十项科技创新成果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安徽期间,向总书记作了展示。立项政产学研用项目数量及到账经费逐年上升,共立项854项,到账经费达16857.5万元(图5,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地理学团队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测绘与实景地理环境先进技术,高质量完成金寨、岳西、潜山、太湖等地宅基地腾退整治复垦的测绘与复垦方案编制工作,为地方增收2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安徽省革命老区及贫困县精准脱贫工作,彰显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学校深入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家企业活动,选派229名中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遴选省、市科技特派员20余人次深入基层、服务企业。为滁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培训、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

5 十三五”横向项目立项数及到账经费

6.科技管理稳步提升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对科研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设立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等职能机构,成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领导组等领导组织,制定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支持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申报及重点学科建设措施、学科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实施办法、科研骨干评选与奖励暂行办法、科研流动岗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项政策文件,修订完善科技经费报销、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管理、差旅费报销、科研设备采购等管理办法30余项。这些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强了科研管理和科研服务的规范性,有效完善了科研环境,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学校不断加大科研条件的软硬件建设,加强科技文献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师生开展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条件。

(二)存在问题

在“十三五”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学科与科技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科建设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学科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科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主要表现在:各二级单位对学校统一布置的科技工作缺乏谋划与战略安排,大部分二级学院“重教学、轻科研”,学科龙头意识不足,未能将自身发展与科技工作形成有效衔接

二是高水平科研团队汇聚不够足。学校已构建了13个省部级、14个市级学科平台,但形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不多,现有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不尽合理,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设有待加紧推进,团队合作意识有待加强。

三是高水平学科建设力度需要加强。

学校“地理学”已作为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进行建设,属“一枝独秀”,未能打造高峰学科群,无法实现学科间互相支撑与交叉融合及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四是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多。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科技奖励总体数量不多;成果转化有较大差距,技术转让收入少,形成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不多,高水平专著和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也偏少。与滁州及安徽支柱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服务力量较为薄弱,服务的层次、范围不足。

(三)发展环境

融入新时代国家地方发展战略成为重大机遇。实现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学校未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创造了发展机遇。

实现新阶段学校自身跨越发展成为根本任务。新发展阶段学校面临着硕士点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及学科特色打造、大学更名等一些列重大发展问题,这些既是压力,又是挑战,同时也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推进新一轮信息技术纵深发展成为核心诉求。当前科技信息化建设成为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要素,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学科、平台、团队、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建设。

加快新进程科技创新活力激发成为必然要求。学校科技工作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加快科技创新新进程,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成为我校新时期的科技工作内在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国家和地方战略产业发展、重大经济和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体,以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为路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为驱动,以高水平学科团队与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管理和评价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建设为牵引,以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为核心,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大学更名为突破口,面向应用、突出重点、分类发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创建科技特色强校,为开启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这一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扎根地方,融合发展

坚持扎根地方是落实学校“地方性”办学定位的体现。瞄准国家和安徽的重大发展战略,统筹配置学科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协调;统筹规划与大院大所开展多方面合作,持续融入安徽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统筹建设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发挥学科优势,重点扶持能满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交叉学科发展。

2.科学分类,协同发展

坚持科学分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现状,在学校“369”学科发展规划基础上,依据创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类分层加强学科建设,尤其面向应用的以地理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形成学校学科建设特色,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社会服务。

3.开放合作,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办学,将学校“开放式”办学定位贯彻于科技工作中,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创新校际合作新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开拓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新局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拓展学校科技工作的空间。加强科技工作者的开放式培养。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新机制的构建和实施,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4.改革引领,跨越发展

坚持改革引领,以学校重点领域两项重大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即《滁州学院关于开展学科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实施办法(试行)》与《滁州学院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深化改革创新、严格落实落细等工作要求,持续发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并获得新突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奖项等,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目标

以创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新高地为主旨,构建协调发展学科体系,打造高端学科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形成一批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一流科技成果,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我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大学更名创造有利条件。

——学科建设以工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干学科,重点支持地理学高峰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动态遴选2-3个高峰培育学科、4-5个高峰扶持学科建设点,力争获批省级一流(高峰)学科1个以上,6个学科(专业学位类别)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达到大学更名条件。

——平台团队聚焦地理信息、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经济、公共安全等领域,培育新的省级平台,力争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市级科研平台12个。动态培育5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研团队,力争获批3个省部级科研团队。

——科研服务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250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150项以上,授权100项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以上,争取在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取得突破。科技到账经费逐年递增,累计到账经费达到4亿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占60%以上。

三、主要任务举措

(一)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1.提升认识,树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

提升学校师生员工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学科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首要工作抓好抓实。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作用,汇聚学科队伍,聚焦学科前沿,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健全扶持保护机制,深化服务社会需求,强化优势,彰显特色。

2.优化调整,构建协调发展学科体系

紧扣国家战略和前沿科技领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聚焦信息学科,构建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学科(领域)为重点,以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为主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

3.统筹兼顾,深化学科分类分层发展

分类实施高峰学科建设工程,打造“高峰学科、高峰培育学科、高峰扶持学科”三层学科横梁,重点支持地理学高峰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强化提升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高峰培育学科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支持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等若干建设目标明确、对接社会需求、引领地方发展的高峰扶持学科,形成一批以关键技术或理论创新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成果奖等高质量产出为标志、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4.聚力聚效,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对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条件,整合学科力量,加强资源配置,深化协同合作,提升人才培育质量,力争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机械、应用经济学6个硕士学位点达到授权要求。

(二)实现平台团队新突破

1.加强建设,提升现有平台发展能力

着眼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和长远需要,融入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现有省级、市级及校级科研平台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的深度合作,推动与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平台在设施、人才、项目上的全面对接,不断提升平台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产出。

2.加大支持,力争国家级科技平台突破

完善科技平台建设管理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平台汇聚人才、承接重大任务、产出原创成果的能力。加大对现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的资金投入和条件建设力度,提升其科技服务能力。同时在地理信息、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经济、公共安全等领域培育新的省级以上平台,力争在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基础上实现国家级科技平台的突破。

3.产出导向,聚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面向地方重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创业孵化等高水平服务,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突破院系界限,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以培植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增长点,创造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基本点,重点打造有特色优势、有协作意识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三)增强科研服务新能力

1.需求导向,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优势学科和科技团队,建立健全以原创成果为核心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支持各学科融入安徽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并在科技攻关或文化传承、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建设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区域教育创新带,推动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并围绕人才培养,推进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2.整合资源,实施高级别科研成果培育工程

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工程,联合高层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重大应用研究为主导,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通过凝炼研究方向,整合科研资源,在实景地理环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生态保护等方向积极申报高级别重大项目,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创新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大学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3.集中优势,打造服务地方品牌工程

积极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机构等创新主体密切合作。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全过程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等安徽省新兴产业,全覆盖对接滁州市六大支柱产业,瞄准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及科技服务方向,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技术人才培训,健全优势品牌创建与保护机制,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层次,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一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品牌项目

4.融入地方,推广市县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按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地方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要求,以企业科技副总、科技专家服务团、设立成果转化分中心等模式,以人才为纽带,项目为抓手,加强与地方和企业在项目实施、平台共建、人才引育、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入智力和动能。

(四)探索科技管理新模式

1.强化落实,深化学科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

以“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地理学学科”学科综合改革实验区是示范,深化实行政策倾斜,以及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政策与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赋予实验区人事和财务自主权,自主定岗定编、绩效考核分配等权力,落实实验区负责人在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评估、科研组织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自主权责。

2.创新机制,探索建设高等研究院

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建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服务社会等职能于一体的研究创新综合平台—高等研究院。赋予高等研究院更为实际有效的管理政策,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在信息、食品科学、智能制造、环境、化工等领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为滁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特色创新人才和研究成果,助力滁州社会经济发展。

3.破除“五唯”,健全内生活力激发机制

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申硕”“更名”等目标,深化教师评价机制,克服“五唯”痼疾,注重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突出质量、贡献和影响评价,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激励导向和公平公正原则,探索实施多元化分配形式,鼓励优绩优酬,激发广大教师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营造良好的评价制度环境。

4.数字管理,建设科技管理全信息系统

深化落实“信息化”办学定位,紧抓智慧校园建设契机,充分挖掘人才、项目、成果、资源等科技资源数据,做好科技管理全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开发工作,大力提高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水平。同时加强与财务处、审计处及资产与设备处等部门在科研政策上的横向协调、配套和统一。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引领指导

建立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科技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二级学院及综改实验区、高等研究院分工落实,学科负责人具体实施的分级领导与管理体系。学校定期研究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与引领。充分发挥以校学术委员会、科技工作例会等在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研究,统筹推进,保障“十四五”科技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

(二)强化地位认识,配合推进落实

不断强化全校师生对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各二级学院、各部门根据实际制订具体学科建设计划,并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及责任人,密切分工协作,切实保证学科建设任务落实。

(三)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建设条件

将学科建设经费单独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保障建设经费。鼓励通过成果分享等措施,引进社会资金用于建设学科工作。将学科建设需要的空间、环境及设备等基础条件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创造良好硬件环境。

(四)加强督查评估,确保建设成效

科技处牵头,会同人事、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开展调研与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推进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坚决制止学术不端行为。学校每年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进展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奖惩,对建设成效较差的进行追责问责,并实施退出机制。

12



终审人:诸立新